为什么a股不看业绩,a股和业绩为什么没关系
我觉得要把这种扰乱市场的主力抓起来,主力高位不卖低位大卖就是扰乱市场金融秩序!//@余生走遍这世界:所有隆基被深套的散户有个股的基本逻辑不知道,在股一支股票涨跌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赛道、不是业绩、不是估值、更不依靠消息和技术。而是主力在持续卖出还是在持续买入,当前隆基的股东户数在过去的一年中增加了72%小计增加34万户,并且这个数字在4月底更新后还在持续增加,只能说明主力依然再卖出,而散户在争前恐后的抄底和补仓。
底部的先决条件是股东户数降低到30万户以下,而且股价明显不再出新低并有缓慢上升趋势。但是怎么洗掉这50万散户?股价不跌大多严重亏损的散户会耗着不割。只有持续下跌大跌才会让其中的散户在长期煎熬中最后崩溃清仓,还有在外面的散户完全看空不再敢进来抄底。你们自己觉得这要跌倒哪里?跌多久?隆基不是小票,主力来重新加仓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换位想想你是主力何时会去加仓吗?
1、为什么a股的每股收益这么低?美股一般发行量相对于盈利都比较少,中国的普遍发行量很大,换算成每股收益就少了。中国很多公司上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圈钱,不是为了融资把公司做强做大,而且大多数公司盈利能力哪能跟美国的比?中国很多公司上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圈钱。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①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②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2、a股业绩预告披露规则是什么1.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和正式财报的区别A股业绩披露有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和年报,形式上有业绩预告、业绩快报以及正式财报。简单地来说: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根据订单、预收账款等信息提前预估的一个业绩数据,所以一般在每个季度结束前就披露了,及时性最好,但是信息量较少、准确度也比较低;2)业绩快报是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上市公司根据已有的经营财务信息初步计算的业绩数据,及时性好于正式报告,信息量、准确度也仅次于正式报告;3)正式财报则是上市公司根据经营信息,全面正式梳理的一份财务报告,信息量和准确度都最高。
时效性: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正式财报;准确性:正式财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另外,业绩预告目前是有条件强制披露,业绩快报是自愿披露,正式报告是强制披露。2.A股业绩披露的时间轴1月31日,是所有板块上年度年报预告的披露截止日期(有条件强制披露)。4月15日,是深市主板(含中小板)的一季报预告披露截止日(有条件强制披露)。
3、为什么业绩大增的股票不涨股票业绩大增的反而涨不起来,业绩大亏的反而能大涨,主要是由于以下两大原因所致。原因一:因为背后资金在炒作所致,背后有资金在搅局等因素影响;要知道股票想要上涨都是靠资金推涨的,反之股票下跌也是筹码在压盘,买入的资金大于筹码卖出的价值,股价自然就下跌了,明白股票涨跌背后的原理之后,对于股票大增的反而涨不起来,只能说明超大资金不愿意去炒作这只业绩大增的股票,没有超大资金推动业绩好的股票,自然就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