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用途

广告

可燃冰有什么用?可燃冰的作用是什么?在中国冻土中发现可燃冰有什么意义?目前可燃冰是什么?什么是可燃冰?谁知道可燃冰?你知道可燃冰吗?冰怎么会“燃烧”?用“可燃冰”做燃料,“冰”为什么能燃烧?“可燃冰”和普通冰完全不同。可燃冰是怎么回事?但确实有“可燃冰”,因为“形似冰雪,点燃就能燃烧”,所以得名“可燃冰”。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1、可燃冰究竟是什么,它的利用价值到底是怎样的?

可燃冰到底是什么?真的好吗?我国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也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勘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可燃冰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能源长什么样?它看起来像冰,为什么它能燃烧?让我们通过记者的镜头来了解一下这种神奇的新能源。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类冰结晶化合物。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此时如果有火源,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如果同时点燃相同体积的固体酒精和可燃冰,可燃冰的燃烧时间要比相同体积的固体酒精长得多。可燃冰就像变形金刚里机器人争夺的“能量块”。它占据很小的体积,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能量。事实上,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结合而成的固体化合物,形状类似于冰。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2、谁了解可燃冰

你知道可燃冰吗?冰怎么会“燃烧”?即使是二氧化碳在超低温下形成的“干冰”也不可燃。但确实有“可燃冰”,因为“形似冰雪,点燃就能燃烧”,所以得名“可燃冰”!它的化学名叫做“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可燃冰存在于海底地层中,其形成过程不仅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相似,而且密切相关。它是深埋在海底地层中的大量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中,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最终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由于甲烷分子只有一个碳原子,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没有硫化物生成,因此可燃冰被视为理想的清洁能源。据专家计算,燃烧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可燃冰总量是全球所有煤、石油、天然气的2到3倍。70多个国家先后发现可燃冰,仅中国南海已探明可燃冰储量就相当于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总量的一半。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3、可燃冰是怎么回事?

人类能源的新希望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30个大气压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中的甲烷占80.9%,可以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得多。西方学者称之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转化成164立方米天然气和0.8立方米水。科学家估计,可燃冰在海底的分布约为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据勘探估算,美国东南沿海的黑脊拥有180亿吨可燃冰资源,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量。日本海及其周边的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据专家估计,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至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过50-60年,世界石油资源将会枯竭。可燃冰的发现给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4、用“可燃冰”作燃料,有哪些优点?

节约能源或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运输方便,成本低。没有有毒物质生成海底储量,使用天然气不会造成CO中毒。①节约能源或开发新能源;②减少环境污染;③交通便利,成本低。节约能源或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运输方便,成本低。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固体天然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其储量估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它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这使得这种有望成为新世纪新能源新贵的材料的开发利用如火如荼。中国是世界上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的国家,约占世界冻土面积的10%,其中青藏高原冻土面积占世界冻土面积的7%。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分别在海拔4000米的祁连山冻土区和海拔4700米的青藏高原五道梁冻土区钻探,发现了大量类似天然气水合物显示的迹象和现象。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5、为什么“冰”也可以燃烧?

可燃冰和普通冰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可燃气体甲烷,所以也叫甲烷水合物。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看起来像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人们通俗生动地称之为“可燃冰”。“可燃冰”的形成有奇特的物质结构:首先温度不能太高。温度高于20℃,就会受热分解从而“消失”,而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 ~ 4℃,完全适合“可燃冰”的形成和保存;其次,“可燃冰”只需要30个标准大气压就可以在0℃生成,压力越大越难分解,而且随着海洋的深度,这样的压力条件几乎无处不在;最后,埋藏在海底的生物残体和有机腐殖质经过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气体,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6、可燃冰有什么用途?谁能详细介绍一下?

大部分成分是甲烷和CH4。因为它隐藏在海洋深处,以固态存在,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高效能源。非常环保。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CH4 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密切相关。当埋藏在海底的大量有机物分解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时,许多天然气被水分子包裹,在海底的低温低压下形成类似于冰的透明晶体。一立方米可燃冰释放约164立方米天然气。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7、可燃冰的作用

人类能源的新希望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30个大气压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中的甲烷占80.9%,可以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得多。西方学者称之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转化成164立方米天然气和0.8立方米水。科学家估计,可燃冰在海底的分布约为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据勘探估算,美国东南沿海的黑脊拥有180亿吨可燃冰资源,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量。日本海及其周边的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据专家估计,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至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过50-60年,世界石油资源将会枯竭。可燃冰的发现给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8、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有什么重大意义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得多,但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高十倍。此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质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这种天然气水合物占世界资源的90%以上,也是最难开发的。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9、我国在冻土发现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目前,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了解还相当有限。在科技部支持下,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863、973项目已经启动,相关调查开发技术研究已列入国土资源部“十二五”规划,与加拿大、德国的国际合作正在推进。永久冻土区“可燃冰”的成功获取,表明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彻底了解陆地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情况。

使用可燃冰有什么意义

10、可燃冰有什么作用?

我给你举个前沿科学的案例。我希望它是令人满意的。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14年产气,累计产气50.17亿立方米。1969年,美国开始调查可燃冰。1998年,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被列入国家长远规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试采。日本在1992年开始关注可燃冰。目前,周边海域可燃冰调查评价工作已基本完成,钻探探井7口,圈定矿集区12个,成功获取可燃冰样品。

然而,人类在开采埋藏在深海中的可燃冰时,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甲烷在导致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可燃冰沉积物即使受到最小的破坏,也足以造成大量甲烷气体泄漏。此外,在大陆边缘海岸开采可燃冰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将引发海啸、海底滑坡、海水中毒等灾害。可见,可燃冰不仅是未来的新能源,也是危险的能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