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市公司经常被问询,论文为什么不能写上市公司
定增市场持续火热,与之相关的监管问询也紧跟而来。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仅5月9日晚间,就有超10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问询函或回复问询函的公告,是否涉及重复建设?项目新增产能能否消化?募投项目变更是否涉嫌圈钱?从交易所盘问的重点来看,募投项目相关问题被高频提及,另一边,今年以来终止定增的案例也持续增加,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截至5月10日,发布定增终止公告的上市公司已逾30家。
1、上市公司收到年报询问函是利好还是利空年报问询函有可能利空好也有可能是利好。股票交易过程当中的问询函是证监会的正当的一个行使权利的过程,基本很多股票都会有这个问询函特别是在一些股价波动或者是有重大消息未披露或即将披露的时候。华泰证券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涨乐财富通”可以了解行业信息及股市动向。1、上市公司收到年报询问函不存在利空利好关系,是一个走程序问题。
又称年刊。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必须提交股东的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报表包括描述公司经营状况,以及资产负债和收入的报告、年报长表称为10-K,其中的财务信息更为详尽,可以向公司秘书处索取。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
2、涉区块链为什么被问询?上市公司围绕“区块链”做起了文章。仅今年1月份,沪深两市就有16家上市公司因涉炒作区块链概念被交易所问询。此后,虽然区块链概念热度下降,不过监管部门却并未放松,基本每个月都会传出几家公司因区块链被问询的消息。《证券日报》独家统计发现,截至发稿日,今年已有34家上市公司因“涉链”被监管部门问询。3/4涉链公司无落地应用。
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涉嫌炒作区块链概念来推高股价,彼时,“沾链就火”的说法流行开来。对此,于睿分析道,一方面,区块链属于创新业务,上市公司对创新业务回报要求高,能够对近远期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处于对风险把控考虑,更倾向于前景比较明确的领域进行投入,由此限制了落地领域;另一方面,目前处于大规模产品化前期,落地应用少,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