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价格为何下跌 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前几年进口玉米都是机械化种植,成本比较低,往往低于国内。因此,进口玉米也成为了国内玉米市场的“劲敌”,但今年以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价差不断拉大,具体来看,新玉米价格小幅下跌,老玉米价格坚挺甚至上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是什么?进口玉米的价格又上涨了。谁决定了今年的玉米价格?价格为什么会下跌。
最近玉米还在涨涨跌跌,现在再次进入量增价跌的走势。不过玉米价格是涨是跌,农业新概念认为没有太大的顾虑,因为涨涨跌跌之后,玉米的行情基本都是这样的。这话怎么说?首先,玉米在大涨大跌之后,进入震荡调整。11月份玉米价格似乎大幅上涨。虽然12月已经过去一大半,但玉米价格也从高点回落。目前山东和华北的玉米价格已经回落到1.5元/斤以内,东北也回落到1.4元/斤以内,可以说有点打回原形了。
原创制作,禁止抄袭,违者必究。目前的玉米市场依然胶着。随着到货量的增加,山东玉米又开始下跌,最高玉米已经差不多跌破1.5元,但是南北港和东北玉米依然坚挺,所以总的来说山东跌幅有限。大家更关心的是,今年的玉米行情会怎么走?今年玉米有哪些「低点」和「高点」?所谓低点,是指玉米的利空因素对玉米市场的最大制约。
集中量还存在吗?我认为它是存在的。目前受天气和疫情影响,运输受阻,玉米销售进度受到影响。随着天气转暖,必须出售部分潮粮,这为集中数量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春耕已经陆续开始,很多农民急于兑现,所以卖粮情绪有所增加。所以流量一旦放开,往上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而且,从玉米整体售粮进度来看,抛售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华北地区。
经过几天的涨跌,玉米价格依然涨跌互现。具体来看,目前山东、华北地区由于粮源流通性低,卡车数量不断减少,近期小麦价格不断上涨。很多企业的小麦报价都到了1.6元/斤大关,导致这一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但由于今年东北暴雨,减产降质,上市一推再推。所以近日潮汐粮多,价格持续下跌。但是,这显然只是暂时的市场,并不代表整体市场。
虽然秋粮的收获在不断推进,但新玉米还是期待已久。再加上今年种植成本高,惜售心理强,新玉米走势更加缓慢。而且今年新玉米价格高,一度和老玉米持平,但对企业来说,明显老玉米性价比更高。所以虽然新玉米陆续上市,但是老玉米还是有市场优势,导致新老玉米开始分化的趋势。具体来看,新玉米价格小幅下跌,老玉米价格坚挺甚至上涨。
原创制作,禁止转载,违者必究。就在大家还在为国内粮食市场的下滑担忧的时候,小麦迎来了好消息。之前大家都在担心小麦。毕竟今年夏粮丰收,品质好,也对小麦价格形成压力。不过,还好有玉米做底,我就没那么担心了。因此,小麦部分下跌,但玉米跌幅更大。玉米做底料怎么样?现在这个“底”更低了。这就产生了两个担忧:一是玉米再次下跌,意味着玉米和小麦的价差再次加大,那么会不会再次拖累小麦下跌?
这两个问题都不容易回答。先说第一个。玉米的下跌会再次拖累小麦的下跌吗?到了今年,玉米和小麦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即小麦和玉米的关系依然紧密,价格依然存在“触底”和“见顶”的关系,只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去年小麦主动流入饲料,是为了减少玉米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小麦的价格必须低于玉米,但今年恰恰相反,如果小麦要避免流入饲料,小麦的价格必须高于玉米,形成价差。
虽然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连续下跌,但来自进口市场的消息显示,4月11日中国买家又买入102万吨美国玉米。这也是继4月4日之后,本月美国玉米第二次单日采购量突破百万吨,上一次采购量为104万吨。《周度粮食出口报告》数据显示,到2022年4月7日这一周,中国买家已完成美国玉米47万吨、高粱14万吨、大豆42万吨的出货。
从去年中国粮食进口的数据来看,黑海地区对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主要是产自乌克兰的玉米和大麦,但恰恰是乌克兰粮食出口的中断,使得中国买家不得不寻求其他供应渠道。相对而言,俄罗斯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但对中国的小麦出口非常有限,因为中国国内小麦供应充足。美国的出口数据也显示,尽管今年以来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但对美国小麦的购买几乎为零。
玉米连续几天下跌,这次下跌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山东地区价格相对较低,而东北大部分地区价格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大了山东玉米与东北玉米的走势差距。二是随着连续几天的下跌,关区玉米价格重心明显下降。整体来看,玉米还是跌多涨少,而且跌的面积越来越大。当前市场最大的疑问是:玉米跌了还能涨吗?谁能“拯救”玉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说几个关于玉米价格的误区。
1.种植成本今年玉米种植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种植成本直接影响的不是玉米市场,而是农民的卖粮心理。换句话说,种植成本高使得农民更不愿意出售。毕竟没有人愿意赔钱买粮。但是惜售对价格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以猪价为例。今年饲料价格频繁上涨,导致生猪养殖成本上升。但猪价在8、9月份一度触底“4字头”,养殖户也在哭。
原创制作,禁止抄袭,违者必究。粮食市场上,玉米、小麦、大豆高收,水稻因为产量高,库存充裕,波动不大。然而,今年的玉米市场扑朔迷离,从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后就一直在波动。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依然如此:即山东和华北玉米涨跌互现,而东北玉米整体相对强势。综合各种因素以及去年玉米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玉米市场呈现供需偏紧、需求疲软两大特点。
这两个特点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我们来分析一下。1.供需紧张为什么玉米的特点是供需紧张?这主要是针对玉米的供给端。玉米需求缺口依然存在,但从玉米供给来看,有所下降。第一,虽然去年玉米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秋收期间的强降雨,玉米的品质分化更加严重。这一点从目前的市场也可以明显表现出来。山东和华北的玉米分化较多,品质不一,但东北的玉米品质较好,所以优势突出,价格坚挺。
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一是玉米深加工产能过剩。二是玉米市场供应充足。由于去年玉米价格较高,粮食控股企业和农民都不愿意出售,导致农民手中有大量玉米库存。此外,进口高粱、大麦等替代品性价比高,也对当地玉米销售造成很大影响。中秋节后,新玉米即将上市,新老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新玉米价格有望走低,粮价走势普遍不如去年。与去年相比,价格更低了。
今年的玉米行情真的可以用“分化”来形容。首先是区域分化。东北、山东、华北等产区的玉米几乎是各自为政,一家独大。虽然总体上走出了高开的格局,但是后续涨跌的联动性明显减弱,或者可以说没有规律。这让很多交易者很难判断。二是国内外价格分化。前几年进口玉米都是机械化种植,成本比较低,往往低于国内。因此,进口玉米也成为了国内玉米市场的“劲敌”。但今年以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价差不断拉大。
进口玉米到港成本理论价格从3100元/吨一直涨到3400元/吨,可以说与国产玉米相比毫无优势。不过,虽然进口玉米成本持续上涨,但并未对国内市场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国内玉米仍在波动。最近山东和东北玉米再次下调,也让今年的玉米走势千呼万唤不出来。
虽然玉米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但是国内猪价又起飞了。玉米作为生猪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近期收储逐渐增多。更何况,夏麦的收割也快结束了。在丰收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更多人也在关注玉米是否也能迎来好行情。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玉米整体出现了大面积的下跌,尤其是华北地区,跌幅明显,在1020元/吨左右。
价格为什么会下跌?我们来看看2022年7月最新的玉米行情。现在玉米多少钱一斤?辽宁省: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干玉米0.65元/斤;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干玉米2.5元/斤;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干玉米1.33元/斤等,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干玉米1.32元/斤;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干玉米1.2元/斤;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干玉米1.33元/斤;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干玉米1.24元/斤等。